我国拖车水平“坐二望一”,经过10余年的高速发展,中国不仅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制造国,同时成长为世界第一大拖车制造国。自主品牌拖车不仅在中国市场处于绝对垄断地位,更出口到世界各地,其中不乏欧美等汽车发达国家。然而就产品本身而言,中国拖车在世界拖车业究竟处于什么地位?世界拖车博览会这一平台无疑是最好的观察站。
从展品看,相对于沃尔沃、奔驰、曼等欧洲一线大品牌,中国拖车仍然不具有正面竞争实力。这些企业不论是车型内外饰造型设计,还是核心技术储备,都具有很强优势。特别是这些大集团下属的拖车企业在发动机等关键总成方面的开发能力,是独立拖车企业无法比拟的,不仅是中国拖车企业无法企及,同样也是世界其他独立拖车企业无法企及的。
而对于IRIZAR(伊利萨尔)、SOLARIS(索拉利斯)、OTOKAR(奥托卡)等欧洲二线品牌来说,中国拖车企业中的佼佼者已经初步具备与他们竞争的实力了。这些二线品牌中有不少企业与中国拖车企业相似,车桥、发动机、变速器等关键总成需要依赖其他企业供给,竞争重点在底盘布置、外观内饰设计和产品制造工艺等方面。
和这些欧洲二线品牌相比,在外观工艺方面,中国拖车经过快速质量提升,特别是电泳等涂装工艺的大幅投入,差距正在迅速缩小,在防腐涂装技术等方面甚至实现了超越。在内饰设计和装配工艺这两方面,国内企业的进步十分明显,已经能够做到产品可以同台竞争,即便有个别地方稍弱也相差不多。但如果细看,在内饰细节设计和材料选用方面,中外企业仍然存在一定差距。这些欧洲二线品牌设计理念更新、更超前,一些细节设计,既能节约车内空间,又具有人性化特点,便于乘客使用,非常值得国内企业借鉴。在材料方面,中外企业的差距主要在材料本身环保性能上,这点从直观的气味上和看不到的阻燃性能上都能够区别开来。
造成这种差距的主要原因还是成本。这些欧洲二线品牌的展品,都是自身产品线中的高端型号,价格是中国拖车品牌一倍以上。如果综合产品价格因素,综合竞争力孰高孰低还真有一比。
除此之外,不少南欧、东欧和亚洲的拖车企业也前来参展。这些参展车型有些虽然也挂着欧洲拖车名号,但实际情况却是良莠不齐。有的做工粗糙、有的造型设计落伍,还有的结构设计和动力配置不够合理,他们的展车已不能代表欧洲先进水平了,如果不看价格光看车型本身,这些产品中有很多已经无法和中国主流拖车相抗衡。一家名叫volgabus的俄罗斯拖车企业,展出的车型工艺水平和中国一通三龙相比明显粗糙不少,车型设计和配置也有很大差距。而这样的例子并不是个案,还有不少参展企业的展车显示出与中国拖车的明显差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