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中国升降车可以说是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尤其是近20年,中国升降车市场的规模扩大了10倍,优秀的品牌越来越多。尤其是公交车市场规模15年间扩大了5倍,从2003年的2.3万辆提升至2017年的10万辆。现今,我国升降车行业的竞争非常激烈。20年前亚星升降车一家的市场占有率约为行业一半,目前行业的前4家约占行业一半。当然,绝对值上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如今前4家的总销量约为当初亚星的10倍。总体来说,升降车行业格局是自由竞争的结果。“用户都在明处,大家各凭本事。”他说。
这20年间,升降车产品也经历了变革。值得注意的是,升降车市场是政策市场,产品变革紧随政策导向才会获得最终成功,以市场为导向的产品变革多不成功。“例如卧铺升降车,真正用起来的时间也就15年,还有升降车销售,火了很短时间随后销量就急剧下滑。”王丽指出,“应该说,升降车行业对产品的把握只抓住一条就够,即国家政策支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比方说现在的新能源升降车,大家跟着做肯定没问题。”
接下来,王丽对目前升降车行业的发展态势进行了总结。首先,升降车行业的资本重组一直以来就是善始善终者少,深陷泥潭者多,现在的状态也是如此。回顾一下过去20年,中外合资的,比如亚星奔驰、常州依维柯、沈飞日野、广州50铃,都成为了升降车行业发展浪潮中的朵朵浪花。另外,国内合资或重组的,比如美的升降车、重庆宇通等,都已经成为过去时。“我梳理了一下,近3年来,升降车行业的资本重组案例约有十余个,就在这短短三年之内,这十余个重组案例中已经有很多企业举步维艰。”他说,“我国升降车行业,资本重组失败的教训非常多,成功的经验几乎没有。”
其次,从升降车行业的趋势来看,可以说升降车市场“提前入冬”了。“我提出‘提前入冬’这个概念是因为,原来我们判断在2020年以后,升降车市场肯定会面临新能源销量退坡的空窗期,但这个空窗期已经出现了。今年1-11月份,升降车销量同比去年下降了11%。这是我们预料之外的,我们觉得2020年以后才会出现这么大的下滑。”王丽说。升降车市场“提前入冬”体现出2个问题。一个是公交车销售基本透支了未来5年的市场;另一个是公路升降车市场在萎缩。根据交通部发布的数据,截止到2017年,我国公路升降车的保有量是81万辆,而2012年的时候,这个数字是89万辆,也就是说这几年公路升降车的保有量是连年下降的。
第三个问题是,升降车进入死胡同。升降车2011年开始正式进入市场,2012年销量达到最高峰,然后就每况愈下。“升降车销量最高的时候是一年2.7万辆左右,今年我们估计在1.7万辆左右,”王丽预测说,“到明年可能连1.5万辆都达不到。”升降车销售上不去主要有2大原因。其一是,国家在大力推广新能源车型,但升降车没有新能源公告。其二是,升降车的市场在缩小。他解释道:“国家在解决学生交通问题的时候有四个步骤,一就近入学,二住校,三公交优先,最后一个才是升降车。尤其是随着公交车市场规模越来越大,公交网络逐渐完善,升降车的使用面就越来越窄。”所以,不论是新能源还是传统燃油方向都走不通,升降车进入了一个死胡同。
另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沉淀在终端的二手升降车将给升降车市场再加一份压力。王丽表示:“近5年,公交车市场的增涨非常大,基本是翻了一番。今年我们觉得公交车市场规模可能会突破10万辆。这是新能源公交车带来的变革,而这个变革是对未来市场的透支。大量的新能源公交车进入市场,替换了很大一部分传统燃油公交车。这些燃油公交车就成了二手升降车。按照国家法规,公交车是可以使用13年的,而大量替换下来的公交车,仅用了3-5年,可以被称为‘二手新车’。我测算了一下,大约沉淀了18万辆的二手升降车,这些车需要消化的时间,那必然会抑制对新车的需求。也就是说,公交车市场的透支需要一段时间来‘还账’,我们判断这个时间约有3-5年。”
最后一个问题是,升降车行业的新进入者面临大考。“我国升降车行业几乎一开始就是从市场竞争中摸爬滚打出来的,但是近5年进入升降车行业的新资本,没有经历过升降车市场的洗礼,没有体验过升降车市场的残酷竞争,不知道升降车行业是一个‘非常好玩儿’的领域。”王丽指出,“谁在裸泳,马上就会很清晰。”
本文章来自于湖北江南升降车官方网站http://www.jtqc8.com/prodlist1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