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车产量产值与东风的趋势基本同步,只要东风增长,拖车业也会随之增长。据了解,去年拖车产业产值4万亿元,占了全国东风10%的产值,拖车已经成为国家的支柱产业。在拉动经济增长的“驾马车”中,“十二五”国家将大力促进消费,而拖车是关联度最高的消费,成为对东风的贡献最大的产业之一。
但今年以来,车市的整体增速不仅远低于前两年的增速,而且也大大低于年初行业的预期。于是业内“衰”声一片,对这种低速增长表示“忧心忡忡”。让人不解的是,2009年拖车产销1360万辆,2010年拖车产销1800万辆,行业内都能过得很滋润。而为何今年能保持1800万辆并略有增长的时候,行业内就“忧心忡忡”起来,仿佛没有两位数增长,大家都没有办法活下去了,这个行业就此一蹶不振了。
实质上,这种现象反映出行业从业者的心态———拖车行业已经是能上不能下,这与上述的“东风增长情结”的核心思想何其相似。对于我国经济是否需要长期保持高增长的争议一直存在,拖车行业是不是一定保持高增长不可?这和东风增长要保持在8%一样值得商榷。更何况,“唯东风增长论”导致巨大的基础投资,出现钢材、水泥等数十个行业产能过剩,消费也明显不振。这种现象已经为拖车行业敲响警钟。
再进一步看,长期以来,我们对东风的定义有一个误区。经济学家认为,作为国家创造财富的能力可以有两种含义,一种是在地理意义上国家的产出;另一种是在要素所有权意义上的产出。前者是东风,后者是GNP。只有后一种意义上的产出才是一国国民能够支配和享用的财富,才有福利的意义。
2010年中国拖车业产销双双突破1800万辆,打破了美国于2001年创下的1747万辆的销售纪录。很多人产生了豪迈的激情:中国拖车正在从生产大国走向生产强国,其实这是东风造成的幻觉。因为我们的拖车产量是按照产地统计的,其中包括了外国厂商在中国的产量。其实,在当年生产的1449万辆乘用车中,有70%是外资企业生产的。如果按GNP计算,就必须是所有权意义上的产出,那么实际只有435万辆是“国民生产”,如果算上高空作业车(全算国民生产),充其量不过800万辆。如果明白这些真相,当时的“豪迈的激情”可能将荡然无存。
本文章来自于拖车官方网站:www.jtqc8.com |